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指出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作者:admin 發布日期:2020-10-05
“新冠肺炎疫情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我們要同心協力,抓緊行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9月30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著眼后疫情時代,就保護生物多樣性闡明中方立場,分享中國生物多樣性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經驗,彰顯推動全球環境治理、守護地球家園的大國擔當。
生物多樣性關系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保護自然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實現人類和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必須協力行動的要務。舉行歷史上首次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探討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習近平主席針對當前挑戰提出四點建議:堅持生態文明,增強建設美麗世界動力;堅持多邊主義,凝聚全球環境治理合力;保持綠色發展,培育疫后經濟高質量復蘇活力;增強責任心,提升應對環境挑戰行動力。“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提升全球環境治理水平”“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從保護自然中尋找發展機遇,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堅持公平公正惠益分享,照顧發展中國家資金、技術、能力建設方面的關切”……習近平主席揭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之路,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這正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議對人類社會實現綠色發展和建設生態文明具有啟發性和重要意義。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從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到將“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寫入黨章,再到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中國始終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出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與世界分享中國經驗——用生態文明理念指導發展,采取有力政策行動,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過去10年,中國森林資源增長面積超過7000萬公頃,居全球首位;中國長時間、大規模治理沙化、荒漠化,有效保護修復濕地,生物遺傳資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中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85%的重點野生動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大量事實明證,中國理念深入人心,中國實踐成績卓著,中國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國際合作提升了信心、注入了動力。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有關議定書的重要參與者與推動者,率先簽署和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始終在建設性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最前線。英國《自然》雜志日前發表社論指出,中國在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中國將于明年在昆明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同各方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戰略。“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既是昆明大會的主題,也是人類對未來的美好寄語。作為昆明大會主席國,中方在生物多樣性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經驗備受重視。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代理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的看法頗具代表性——“中國始終愿意與各國分享經驗、互學互鑒,這無疑有利于促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進一步發展。”
面對全球環境風險挑戰,各國是同舟共濟的命運共同體,單邊主義不得人心,攜手合作方為正道。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誠心誠意與國際社會攜手同行,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全球環境治理。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世界關乎人類福祉,各國理當持續堅韌努力。